欢迎访问【精品信息提供平台】太少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信息
政策解读
法律法规 经济信息
时事观察
您所在的位置: > 国际新闻 >

石家庄中小学不再“小看”艺术科目

时间: 2020-05-14 07:06 作者:互联网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中小学开设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科目通常被习惯地称作“副课”或“小课”,孩子经常会被问到数学、英语成绩如何,却很少有家长关注这种“唱歌、画画”的科目。然而,近日记者在省会石家庄多所中小学采访时发现,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在艺术科目上下功夫,致力于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除了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课程、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许多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不缺位。

  小学:各有主打,特色取胜

  “这个女人不寻常”“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3月20日,在省会神兴小学的戏曲课上,五年级的张梓钰和秦艺萌有板有眼地演绎着新学的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的“智斗”选段。两个小姑娘举手投足、眼神身段,唱腔的承启转合里竟都颇有了几分味道。一段唱下来,同学们掌声热烈,学校外聘的专业戏曲演员阎红老师则悉心纠正着她们细节上的不足之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告诉记者,“我原来一陪奶奶看戏就犯困,现在自己学了个‘皮毛’,就觉得国粹太博大精深了!”“我对脸谱特别感兴趣,正到处收集呢。”“我们学的不光是唱,从中还了解了很多历史文化。”神兴小学党支部书记霍洁告诉记者,“除了音乐、美术等国家教委的规定课程外,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开设的校本课程也很重要。我们学校在二到五年级开设的‘京剧进课堂’已经进行了3年,还开设了手风琴、舞蹈等选修科目,供有兴趣有潜质的孩子学习。”

  “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丰富多彩,仅各类社团就成立了22个,而聘请省书协的老师开设的篆刻课程更是本校的特色,很多学生从不会拿刻刀变成了能顺利完成作品的篆刻高手。”金马小学副校长张瑞英告诉记者,“我从来不认可所谓主课、副课的说法,更不赞成为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忽视这些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修养的科目。”在该校的排练厅,朗诵社团的孩子们正在排练自创自演的小品《勤俭节约穿越剧2114》,“导演”、社团负责人曹永旺老师兴奋地表示,“多样的艺术课程带给学生的是活跃的思维以及参与的热情,孩子们通过各种校本课程的学习以及参加各类社团,不但掌握了艺术类科目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基本修养,更有助于他们直观地辨识社会问题、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

  位于省会桥西区的留营小学是一所95%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城郊小学,320多名学生仅有一名美术老师,但该校的美术教育特色也颇为突出。站在整洁的操场上,颜色绚丽的南面围墙非常吸引眼球。“这是涂鸦墙,孩子们平时有了想法想要画出来,就随时找老师要颜料画。这面墙上的都是孩子们的作品。”该校副校长郭玉梅向记者介绍,涂鸦墙、大地画、农民画都是该校的校本课程,而“多彩美育校本课程”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虽然相对城市里的很多孩子而言,我们学校孩子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但我们因地制宜创造出最适合孩子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明媚的春光下,偌大的操场上,手拿粉笔的孩子们遵循老师“多动脑,敢下手”的原则选图打稿,然后在地上尽情地创作着,“开设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愉快的学习经历,更多的是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有了更多的人生体验和思考,让孩子们眼界更宽、心胸更广,更加自信自强!”

  初高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记者在石家庄外国语学校遇到刚刚下课的几位初中部学生,问及艺术类课程的开设情况,他们给出的回答是,“没有刻意地去上音乐、美术课,但提高艺术修养的学习渗透在日常的课程中。”

  据该校公共资源部副主任王俊杰介绍,他们的音体美类课程由单独部门来管理,在国家规定科目开足开全的基础上,力求做到课程多样,“从2001年开始,我们实行的是三分教学模式,即分专项、分阶段、分层次来挖掘学生艺术潜能。键盘、音乐欣赏、声乐、提琴、二胡、舞蹈,国画、板画、素描、美术欣赏、剪纸、泥塑等都按照专业课程、专业场馆、专业教师的方式,根据学生成长和教育规律在七到九年级形成分阶段教学第二课堂。初级和中级水平属于学生必修,从中发现有专项潜能和天赋的学生进入更高平台,进行高层次选修。”王俊杰笑称,“这种培育带给学生的变化是润物细无声的,学生们到各地参观的时候,看到不同的建筑会不自觉地去区分它属于哪种艺术形式,讲出美在何处。国家规定课程校本化的方式,让孩子们受益无穷。”

  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并非所有中小学都把艺术类课程放在其应有的位置。省会某高中的高二学生小林告诉记者,“说起来是有教材、有老师,但是一到音乐或美术课,经常由英语或数学老师来上课,或者在这些课上搞些测验,最起码也是自习课。”对于这些艺术类课程的缺失,他表示“也无所谓,理解学校,还是学习重要吧”。一些家长也同样表示,“这些科目不考试,又不加分,占用孩子时间精力,有这功夫不如多做几道奥数题。”

  对此说法,石家庄一中信息宣传处马瑞华处长并不认可,“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的艺术审美和修养相对成熟的时期,以多腾出学习时间为借口,让艺术类课程减质或减量的做法不可取。”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我省大多中小学每周开设的音乐、美术等课程的课时有保障,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种自选动作的设置则千差万别,正如一位家长所言,“除非观念跟上了,否则上与不上,质量和效果都是‘良心活儿’。而这种貌似无关大碍的取与舍带给孩子的影响却是长久和深远的。”(记者韩莉)

(责任编辑:教育培训网)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太少门户信息网 网站地图 xml
工信部网站备案: 冀ICP备16016618号